档案

Archive for the ‘分享控’ Category

书评:《好满足》、《风雅颂》、《盛世》、《李雷和韩美美》、《兔子先生》、《荒野侦探》

2010年05月1日 2 条评论

s3444391

豆瓣: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348590/

评价:星星星星

读一读卓越的新书推介Email里那些畅销书的书名,你就会直观的感受到今天的人们生活在何种压抑的环境里:《不抱怨的世界》、《活在当下》、《当下的力量》、《把积极带入你的生活》、《宽心》,等等等等。所幸《好满足》只是书名与这些“心灵鸡汤”类的读物有点相似——虽然没有冯仑唐骏梁文道姚明奥普拉联袂推荐,但这的确是我最近读过的最值得的一本书。

作者是Emory大学的医学博士,没有文科生飘逸的文笔,但逻辑清晰结构明了,对神经学、心理学方面的科学解说也都很深入浅出(至少让我觉得我懂了)。就核心观点而言,作者想讨论:1. 什么是满足感,满足感与愉悦、压力、新鲜感有什么关系;2. 满足感从何而来。

对于第一点,作者的结论是满足感像是“愉悦”、“压力”和“新鲜感”的结合体——首先任何“不劳而获式的愉悦感”,如免费的食物、自动挤进嘴里的果汁、彩票中奖,都只能带来短暂时间的愉悦感,例如对彩票中奖者幸福感提升的调查发现其有效期只能维持数周到数月左右,最终那些中奖者仍然会回到原先的生活轨迹当中去——也许换了套更大的房子,也许出国旅行若干次,但最多半年以后他们纷纷表示那笔钱对生活影响不大——吵架还是会吵架,郁闷也还是会郁闷;其次,在没有“压力”条件下,人脑只会释放产生“愉悦感”的多巴胺,但不会产生“激励”人行动的肾上腺皮质醇,因此即使获得了某种类似吸烟或吸食麻药时“飘呼呼”的快乐,人始终无法获得那种可以用“深刻”、“彻底”、“刻骨铭心”等词汇去形容的——“满足感”,作者广泛的观测和研究了各种努力追求那些非简单的快乐的人们——超长距离马拉松赛的选手,和SM俱乐部成员——他认为后者的满足感既来自于在强烈痛感下的坚持,也来自于痛感解除时的释然感。

自然而然的,作者将满足感的来源归结于肾上腺皮质醇和多巴胺的同时释放,也因此得出结论,简单的物质生活提升或者那些通常我们认为能够带来愉悦感的事物都不能持续的保保证满足感的实现,不管是否愿意承认,大多数人生来有一种“需要找到某种意义”的使命感和驱动力,而这种找寻的状态很可能是因为我们是那些最富有冒险精神的智人的后代,我们遗传了他们的基因。所以,虽然生活所迫,但求包养并非大多数人所需。

s3898634

豆瓣: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33452/

评价:星星星星

看过了阎连科的《坚硬如水》再看《风雅颂》的时候觉得仿佛是在读一个连载故事的上下集,虽然故事之间没有联系,但阎连科是那种王小波、刘震云一类的作家——他的文字和场景设定都让你一望便知。只不过与《坚硬如水》里的那些上山下乡和疯狂的爱情相比,《风雅颂》更让我觉得有共鸣;我向来不惮以恶意揣度他人的道德水准,乃是因为我自己天天看得见自己的那些猥琐和不堪,因此看到阎连科笔下的知识分子,我经常觉得那就是我,一个读诗、听马友友、看A片、做春梦的人。

s4035758

豆瓣: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112874/

评价:星星星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本书比较难找得到纸质版,因此我弄了个PDF来读,虽然说被禁之书必有可读之处,但的确没有我期待的那么好看,首先很大的问题是——作者文笔实在平平,情节也很松散拖沓,要么因为作者是香港人所以拿国语写小说比较艰难?总之向来赫胥黎写《美丽新世界》,奥威尔写《1984》,也都不是只有个大概念和政治意味在那里,文笔和情节上的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本书的可读性。还有一个问题,当然也可以说不是个问题,只是个人感受——那就是作者对基督教在目前大陆社会的传播明显寄予厚望,虽然最后作者也没说他认为所谓盛世会怎样继续或结束,但这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设定还是让我觉得不太舒服,坦白的说我承认基督教在精神层面上能够给人和社会带来很多好处,但我不认为应该把基督教,或者任何一种宗教同自由、平等这些更普世的概念结合起来谈。

s3819690

豆瓣: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772797/

评价:星星星

“李雷都那么牛逼了韩梅梅却不喜欢他”

这本书嘛……其实给三星我是很纠结的,因为当初在别人Blog上看到其中几个故事的节选让我愉快了很久,所以在卓越上看到这本书有货时我毫不犹豫就买了下来,结果发现原来Blog上看到的并不是什么节选,而是本身就是一个个彼此没什么联系的小故事,虽然也好笑,但不得不说……情节的复杂程度其实介于短篇故事和四格漫画之间……所以读完一本感觉是……没什么感觉。

并且,我怎么记得他们应该是叫李磊和韩美美呢?

s4157626

豆瓣: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249273/

评价:星星

这本书呢,随你们信不信啦,其实我是冲着贝小戎去的……但,我并不是要阻止你们去看黄色图片啦,不过实在写得很差!各个章节之间有很多重复的内容不说,而且章节跟章节没什么连贯性的,排版也很乱,经常那里说着个什么事呢,突然就插进来一个孙尚香,你本能的就去看胸了嘛,然后说的事情就这样被跳过了……总之非常影响阅读体验,说的东西也比较平常,既不新鲜、也没什么深刻可言。我认为我看过的任何一期普通的Playboy都比这本书好看。

所以正经的说呢,我是很欣赏这本杂志的,虽然没有订,也没有一直在看,但我的确认为有必要向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其中当然大部分是女性(男性从来没看过的实在很少)澄清一件事,那就是Playboy里面并不只是塞满了巨乳和大腿,Playboy会谈论男士的谈吐、品味,会谈论政治、世界局势,会谈论优秀的小说和音乐,Playboy曾经拥有的专栏作家包括亨利·米勒、杜鲁门·卡波特、伍迪·艾伦和阿西莫夫——总之正如其封面上所说的,Playboy的目标是“Entertainment for Man”(我觉得德文版封面上的slogan更漂亮,叫“Alles, was Männer Spaß macht“)。

s3882892

豆瓣: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861531/

评价:星

我知道豆瓣给了8.3的高分,但我实在是不喜欢这本书,还巨厚,500多页,我看了开头50页郁闷的要崩溃了……但如果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拉美文学爱好者、长篇译著小说爱好者、或者对各种新奇事物充满坚定的好奇心,那我很愿意把这本书送给你。

分类:分享控

Predictably Irrational

2009年12月11日 11 条评论

最近看到的一本比较有趣的书——书的中文名叫《怪诞行为学》,我觉得是整本书翻译的最差的部分,因为irrational并不怪诞,predictably irrational更加不怪诞。摘录其中的若干精华案例:

1. Economist杂志在网站上推出如下的订阅套餐供选择:

a) 电子版:全年59美元,包括Economist网站全年所有在线内容

b) 印刷版:全年125美元,包括全年各期印刷版

c) 电子版+印刷版:全年125美元,包括Economist网站全年所有在线内容和各期印刷版

实验结果:随机抽样结果有84%的人选择c),16%的人选择a),没有人选择b)。但是,如果将没有人会选的b)选项去掉,结果有68%的人选择a),只有32%的人还会选择c)。

 

2. 把参加实验的人分成两组,给他们听同样的一段噪音,在听之前会告诉他们A组说,听完这段噪音,会问他们如果给他们10美分他们愿不愿意再听一遍,而对B组告诉他们的价格则是90美分;等他们听完这段噪音,先问了他们给他们10美分(A组)/90美分(B组)他们是否会愿意再听一遍,之后又接着问他们:如果让他们自己出价再听一遍的话,他们认为出多少价格是合适的。

实验结果:B组自愿给出的平均价格(73美分)是A组的两倍(33美分),虽然,是随机的两组人和同样的一段噪音。

 

3. 在校园里买特价巧克力,给学生们两种选择:15美分买一块Lindt,或者1美分买一块Hershey’s Kiss,但是只能选一种。一段时间后对别的学生卖同样的两种巧克力,但是把价格改成:14美分一块Lindt,或者免费得到一块Hershey’s Kiss。

实验结果:第一种情况下,有73%的人选择花15美分买Lindt,而在第二种情况下,有69%的人选择免费获得一块Hershey’s Kiss。

 

4. 给三个班的学生布置作业,规定一个学期要交三篇小论文,但是对A班的要求是学生在开学时可以自己规定三篇小论文的截止日期——但是确定了就不能超过时间,否则扣分;对B班的要求是没有要求——只要学期结束前交就可以;对C班的要求是学生必须分别在开学以后的第4、8、12周交出一篇小论文,也就是平均分配在一个学期里。

实验结果:最终学期结束的平均成绩显示:C班成绩最好,B班成绩最差——A班中大部分的人主动把三篇小论文的截止日期平均分配在了一个学期里,他们的平均成绩同C班持平,但是B班的总成绩被那些选择最后一天交三篇小论文的人拉了下来——虽然从纯粹理性的角度出发,B班的学生应该都选择在最后一天交三篇论文,因为这样无论他们实际什么时候交,都不会有被扣分的风险。

 

5. 一场球迷热盼的NCAA大学生篮球联赛决赛,首先通过先到先得的排队形式选出若干候选人,然后在候选人中进行随机抽签,有一半人抽到球票,他们可以以某个价格(比如50美元)买到一张球票,另一半人一无所获,这是分别询问买到球票的人愿意以多少钱将球票卖出,以及没买到球票的人愿意花多少钱买一张球票。

实验结果:买到球票的人表示无论如何不会卖出球票,如果一定要给一个价格他们给出的平均价格在2400美元左右;而没买到的人平均愿意出170美元买一张球票——虽然在抽签结果出来之前,他们应当是同样热衷的球迷,对于一张球票究竟值多少钱这个判断却有10倍以上的差距。

 

6. 在一个酒吧里向顾客推销两种啤酒:纯粹的百威啤酒A和每杯加了两滴意大利香醋的百威啤酒B,对第一组人直接推销说B是一种新上市的啤酒,让他们品尝后选择是愿意免费再来一大杯A还是B;接着对第二组人说清楚B里加里两滴意大利香醋,然后让他们尝尝味道怎么样,再问他们愿意免费再来一杯A还是B。

实验结果:第一种情况下大部分人愿意再来一杯B,而第二种情况下大部分人选择再来一杯A。

 

插播一条新闻:

上面引用了不少统计数字,让我联想到今天看到的这条新闻:“国家统计局称,在他们随机调查的100位网友中,有87.53%的网友支持封杀BTchina”——大家注意这条新闻中的信息量非常大,想不通的同学请自己用google百度一下;虽然这条是假新闻的可能性非常高,但是做咨询的同学们对这种用虚假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做法是不会陌生的。

分类:分享控

一场戏,一部电影和一个笑话

2009年08月23日 11 条评论

随着博的频率降低,每次总要等攒到足够多引得起兴趣的事情来谈论才会打开Windows Writer,所以今天要把三样东西和在一块说,先后顺序按重要性排列。

今天晚上是小西跟她老公第一次夫妻档倾情献演话剧《红色警戒》——纪念大话节成立5周年。我开始兴冲冲跑到安福路在门口还撞见三两黄牛叫卖,心想:不得了啊,这俩人的戏都有黄牛倒票了?!后来发现原来跑错地方了,释然。。。这个戏怎么说呢,很特别!因为是14个男人演,一个女人没有。。。小西开场前很谦虚的说:就看最后半小时就成,前面想怎么睡就怎么睡;其实她从来就不是个谦虚的人。。。但是这个戏的确是渐入佳境的,并且从前到后基本上都是全员在场,14个男人穿制服站那儿慷慨陈词,难怪有那么多姑娘来看戏啊。其实想说看到当年认识的这些人现在真正在一出一出的做戏,(还卖票!)挺羡慕的。今天演出结束站台上跟小西闲扯,她说你好久没站台上了吧,我说是啊。想想那种感觉,光一打脸上就什么都看不见,对着一片白茫茫念台词,一两个小时在台上跑两圈就过去了,怎么会不怀念。

@Kiss:这里插播一条,你听完要爱死小西了。我今天带着Justsmile MM去看戏,演完小西下来第一句话就问人家说:你知道他有女朋友的吧?我@#……(!%¥#@

然后是《He is just not that into you》,因为跟roomie约好要一起看所以买来好几个星期等到现在才看,我知道我应该不是Target Audience,我单纯是去看Johansson小姐的,但还是太让人失望啦。。。我翻过那本小书的前几页,写的挺有趣啊,为什么拍成电影就这么沉闷了呢?女A想追男A然后得到男B的帮助,最后女A跟男B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女C要跟男C结婚男C不肯跟女C结婚,最后女C决定跟男C继续同居不要求结婚了男C向女C求婚了。。。唯一有点点新意的就是Johansson小姐被个矮男追,但执意跟个已婚帅男搞婚外情,最后与已婚男决裂后(唯一没俗套到死的地方)没有回头跟矮男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是继续一个人不停的追追追。我臆想这也许是Johansson小姐自己的创意,因为她就长着这样一张脸:聪明透顶、让人着迷、可惜无法被满足。

最后我刚刚在沈宏非的Blog上看到个笑话,跟那个男人最专一的笑话异曲同工,跟大家分享下:

GEOGRAPHY OF A WOMAN
Between 18 and 22, a woman is like Africa : half discovered, half wild, fertile and naturally beautiful.
Between 23 and 30, a woman is like Europe : well developed and open to trade, especially for someone of real value.
Betwee n 31 and 35, a woman is like Spain : very hot, relaxed, and convinced of her own beauty.
Between 36 and 40, a woman is like Greece : gently aging but still a warm and desirable place to visit.
Between 41 and 50, a woman is like Great Britain : with a glorious and all conquering past.
Between 51 and 60, a woman is like Israel : has been through war, doesn’t make the same mistakes twice, takes care of business.
Between 61 and 70, a woman is like Canada : self -preserving, but open to meeting new people.
After 70, she becomes Tibet : wildly beautiful, with a mysterious past and the wisdom of the ages, an adventurous spirit and a thirst for spiritual knowledge.

GEOGRAPHY OF A MAN
Between 1 and 90, a man is like Iran , ruled by nuts.
THE END

分类:分享控

一个人需要随身带着三本书

2009年07月14日 15 条评论

第一本是厕所读物——我终于利用几十次如厕时间看完了连岳的《神了》,没有第一次看到的时候那么不喜欢,于是上豆瓣把三颗星改成了四颗星。不过我还是坚持原先的那个说法:连岳自言自语的文章不如他“答读者问”的文章。有些人的创作灵感需要一个对手来激发,对手不一定要旗鼓相当,有时候只是抛砖引玉,但这个砖如果没有,玉就很难出来。

第二本是枕边读物——我到现在还没看完的是梁文道的《我执》,每次睡觉前翻上两篇。与《神了》类似的地方是,这本书也是越读越喜欢。上个周末听一个朋友介绍一种红酒,说道这个酒品很复杂,开瓶立刻尝到的味道跟2个小时以后再喝的味道可能完全不同,好的书也有同样的效果,《我执》一开始读起来是文艺腔很重的作品,又夹杂着学者气质,可是读到后来就混进了越来越多的个人情感,大气的论道变成了私密的呢喃,我一边读一边就想:这人到底是不是gay?是不是?

最后一本是路上看的书——目前没看完的是朱文的《看女人》,这本是中篇小说集,所以供厕所和床头阅读都略显冗长,坐在马桶上看容易得痔疮,躺在床上看一个月也看不完一篇,所以只能带在飞机上看。最早看朱文是那片《我爱美元》,也收在了这本集子里。朱文的小说里时常出现的南京地名让我觉得亲切,他写的东西有点像刘震云,读着一边觉得很荒诞一边又无比的真实,他的主人公总是一个没有任何特点的小人物,但是情感敏锐,内心丰富,就像你我。其他在路上看完的书有《米娅,快跑》和《论扯淡》,都是跟职场相关的书——《论扯淡》跟职场的关系尤其密切,因为我是consultant嘛。

其实在写这篇博的时候,厕所读物已经更新了(因为《神了》读完了),我抽出了一本《爱你就像爱生命》——理论上来说在马桶上读别人的情书不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是无奈这些文章的篇幅实在太适合在这种时候阅读了。至于文字的质量,我觉得王小波的文字是经过ISO90001认证的,并且,他写给我们这些不相干的人看的东西尚且那样如此让人激动,更何况是写给李银河女士的呢?我随便摘一段你们看看:“我发觉我是一个坏小子,你爸爸说的一点也不错,可是我现在不坏了,我有了良心,我的良心就是你,真的。”反正我以后有儿子了就让他看这本书,这样追小姑娘才不会给我丢脸,哈哈。

分类:分享控

Nighthawks – Edward Hopper

2009年06月21日 8 条评论

hopper.nighthawks

分类:分享控

PKM

2009年03月9日 10 条评论

我一直很想找一个好用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这篇文章是今天起床以来的一些零星想法,同样有这方面需求的童鞋可以读下去:

 

1. 背景介绍:

根据Wikipedia的说法,个人知识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 PKM)是一个还算新鲜的名词,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Frand和Hixon的一篇论文。这篇文章把To-Do List、Calendar这一类基本的个人应用程序也算在PKM里面,大部分时间在blahblahblah,最主要的意义大概是指出Internet的发展使得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日益重要起来。

今天信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Wikipedia、Google Search、甚至Google Desktop提供给我们的内容都是不加筛选的,如果你需要针对某个特定领域或专业上的信息,使用这些服务的搜索成本往往过高。另一方面,针对某一个主题的信息又可能是跨平台的,比如针对”SAP系统中的用户权限管理“这一主题,有价值的信息可能来自多份期刊(可以从JSTOR期刊库中获得)、两三个专业人员的Blog以及一个你自己曾经做过的项目。如果能够把这些资料已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整理出来,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就会很容易解决。

PKM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每个人都有占有欲,一次贴上”个人“标签的知识系统理所当然更值得花时间去打理;另外Economist还介绍过一个“Endowment Effect”,说人们倾向于给予他们所占有的物品更高的评价,因为他们认为那是”独一无二,归他们个人所有的那一件物品“。如果这个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对知识管理来说,其影响就是PKM系统相比较公司的知识库,更能够激发个人的知识创建和管理热情。当然这可能跟“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的古训有相悖的地方,不在讨论范围之内了。

Efimova的一篇论文给PKM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这个框架把PKM系统的主要功能都包括在里面了,即基本功能应该是为个人信息(Individual)、交流(C&N)以及新的想法(Ideas)提供载体等等:

image

 

2. 对PKM系统的要求

Efimova的框架基本概况了PKM需要完成的任务,但是并没有针对网络社会作更具体化的调整,所以我也总结一下我认为最重要的要求:

a) 兼容多样化的信息源:PKM系统的信息来源及其多样,可以是一些字段,某篇Blog,也可以是一个Word或者PDF文件,或者一段短片等等。最简单的方法是允许把所有格式的信息源都”上传为附件“,这个办法可以用来对付一切格式的文件,但糟糕的是日后搜索和信息整合都变得麻烦很多。

b) 搜索功能:最好是达到Google Desktop的水平,对于不支持的文件格式则使用编辑标签的方式进行搜索。

c) 在线的:不仅是大趋势,对其他要求来说(比如方便分享)也是不可或缺的。

d) 权限管理和分享:可以方便的控制那些信息对哪些群体开放,同时能够支持以多种方式进行分享。更高级的功能应该包括各种协作工具,比如IM系统和Office文档的在线编辑等等。

e) 跨平台:信息不应该被Lock-In在某一个平台,而能够被下载到本地,或转换到其他平台上去。如果没有这个特性,一旦某个一直使用的服务down机或者彻底下线,损失是让人痛心的(比如这个服务)。

 

3. 存在的近似PKM系统

我的搜索结果告诉我现在还没有符合以上要求的PKM系统,下面是一串在某些方面符合要求的“近似PKM系统”,近似程度(我认为)按降序排列。当然,它们通常都是为其他目的设计的:

a) 个人Wiki:Wiki系统应该是最近似的PKM系统,毕竟它本身就是为知识分享而存在的。我系里上学期有一门课的任务就是针对一个课题建立一个Wiki。虽然说技术上没太大难度,但是UI还是不如大部分的通用软件来的易用,并且大部分用户也不习惯自己买空间弄域名——现在有那么多的大容量在线存储服务,完全可以为普通用户提供完善的资料管理空间,放在那里不用是很可惜的感觉。现在比较常见的个人Wiki系统有TiddlywikiMoin DesktopDokuwiki,可是因为前段时间另一个类似的服务Stikipad突然下线,让人对这几个服务的可靠性也产生了很大怀疑。并且现阶段而言,熟练使用这几个系统都要求一定的程序语言能力。另一个不那么致命、但也不够完善的问题是这些系统都属于超轻量级,基本不提供空间供用户存储资料(不管你愿不愿意付费),所以你得自己带着资料到处跑。

b) Gmail:其实算我现在正在用的PKM系统,我主要的一个Gmail账户现在已经用掉了接近40%的容量,也就是3个多GB,附件从来不删除,并且安装了一个很有用的附件管理插件Xoopit(Firefox用)。Gmail允许大容量的附件(只要不是视频,20MB足够大部分的单文件了),有方便的Tag标签,搜索功能强大,这些都是优点。不方便的地方是内容的整合,比如要是想做一个结构树(”门纲目科种属“)就不太容易,并且也没有权限管理这回事。

c) 笔记软件:大家比较熟悉的大概是微软连同Office 2003一起发布的OneNote(现在最新的是2007版),以及轻量级的Evernote。本科刚开始用Office 2003的时候,有一阵子用OneNote记过课堂笔记,那时候觉得很新奇也很方便。现在看,最大的优点是同其他Office文档的通用性、协同合作功能也很好,搜索方便,可惜是本地服务,没有在线存储。Evernote没有用过,看介绍值得一试,但是想象中应该同OneNote类似,标榜的主要是笔记功能。

d) 在线存储服务:这种云计算时代的基本服务现在遍地都是,我一直在用的一个是box.net。这些服务的好处首先是存储方便(废话),也支持Tag标签和基本的分享功能,但是有时候对于一些文件,简单的Tag标签有些不够(比如需要加一段评语之类),并且如果希望存储的内容只是一篇Blog之类,单存为一个文档再上传又过于费事。同时跟Gmail一样,知识结构在这些服务里也无从建立。

e) Lotus Notes的数据库系统:上一家实习公司用的就是这个,方便、搜索功能强大,不像KPMG的数据库输入关键词从来找不到需要的信息(特指KPMG德国),结构什么也都很清晰。可是需要同Notes这个邮件客户端一起使用总是怪怪的,而且也不在线。还有个问题是数据库是一个单文件,好像还没有什么相应的转换软件——要是IBM哪天倒了呢?

f) 其他:另一些软件和服务提供更少的知识管理功能,但是离PKM系统相差更远,比如个人博客、SNS、脑图软件(MindManager)、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等等。

 

4. 理想中的PKM系统

以上各条优点的结合体。。。有没有人来开发一下?

分类:分享控

读书笔记:《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

2009年03月8日 11 条评论

很久没有看完这么厚的一本书了(其实读的是网络版,不觉得厚,只觉得长)。不过大概也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适合读这本威廉·曼彻斯特的著作了:开篇就是大萧条,1929年被称为“最惨的一年”,接着是FDR的新政,金博士和其他人争取黑人权利的斗争,都同今天的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佩服的是作者能够事无巨细的搜集到千百样反应时代精神的材料,罗列开来就像商品展示会;可同时又不乏四两拨千斤的章句来描绘一个总统、一个事件;种种叙事手法融在一起,让人有无限欲望一章接着一章读下去。唯一不合口味的地方是觉得有时候党派斗争着墨太多,当然跟个人兴趣有关。反正在豆瓣给了五颗星。

摘录一些觉得很妙的段落,可是因为读完了才想到要推荐一下这本书,所以摘录是后补上的,很多地方读到的时候都有会心一笑,想回去找却是难事了。

1. 这段是实写大萧条的景象,不需要太多数据就能看出,即使Dow跌在7000以下,今天的衰退跟那时也还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在1929年)……相形之下,美国钢铁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的情况就显得更糟。波特小姐毕业时,这两家公司的股票已经跌到1929年前的价格的8%。整个来说,纽约证券交易所行情牌上的股票价格,只等于1929年的11%;投资者的损失达740亿元,相当于世界大战全部战费的三倍。全国有五千多家银行倒闭……8.6万家商号暂停营业。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1932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工人即使谋得一职,每周平均工资也只有16.21元……重工业的关键美国钢铁公司,当时的开工率只达19.1%。美国机车公司不需要好多钢材了,在20年代,它平均每年售出600台机车,可是1932这一整年只卖了一台。汽车制造业也不像往常那样大量买进钢材了,一些大名鼎鼎的汽车公司逐渐消失了,什么施图茨汽车公司、奥伯恩公司、科德公司、爱德华·皮列公司、皮尔斯·阿罗公司、杜森贝克公司、富兰克林公司、杜兰特公司、罗科摩比公司等等,都是如此。有个不自量力的人出了一种“罗克尼”牌廉价汽车,要跟福特公司竞争,结果损失2100万元,本人自杀了事。1932年1月间,富于创造性的细菌学家阿瑟·G·谢尔曼用手工粗制第一辆木制拖车,在底特律市汽车展览会上展出,轰动一时,但全年只销售了80辆。航空运输业也一落千丈,当时的班机有12个座位,可是据商务部统计,平均每班有七个座位是空着的。除了新发明的有声电影外,所有其他娱乐场所都濒临破产。爵士音乐家埃迪·康登整整四年只灌了四次片子,因为唱片制造业的营业额由每年5000万元跌到了25万元。萨莉·兰德能勉强维持生活,是靠她那些著名的扇子舞。记者问她为什么要搞这样的玩意儿,她回答说:“我不脱裤子,就挣不到钱啊……因为觉得人穷丢脸,所以大家总是遮遮掩掩,不让邻居知道,而且常常也能瞒得过去。对门人家的底细,谁也识不透。那位衣冠楚楚、每天早上按时出门的青年律师,说不定是拣个偏僻地方去挨户兜售杂志、便宜领带、真空吸尘器、高压锅、“二合一”牌鞋油之类的东西的。他甚至可能干脆换一套破衣服,在另一个市区向路人行乞……人在街头流浪久了,也能找到一些窍门。譬如,花五分钱要一杯咖啡,然后白要一杯开水,把柜台上的番茄酱倒一些同开水一搅和,就算是番茄汤了。冬天,报纸塞在衬衣里边是可以御寒的;如果料到在职业介绍所外面要排上几个钟头的队,事先用麻包片把腿包扎起来就是了。鞋可是个特殊问题。硬纸板可以衬鞋底,有些人还喜欢在鞋后跟垫上棉花,走水泥地少硌脚。但是如果一只鞋子真的完蛋了,那就什么办法也不中用了。最先磨破的是纸板,接着是袜子补丁,于是雪水渗进鞋里,糊满了脚丫子,加之鞋钉直扎脚跟,结果只好用一种特殊的姿势走路……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这些异乡人中有少数加入了在曼哈顿街上擦一次鞋得五分钱的7000“鞋童”的队伍,又有少数插手走私运煤的勾当(纽约市10%的煤是由宾夕法尼亚州的失业矿工偷运进来的);但是大多数只是混迹在市内那82条长龙里领面包度日。如果身边还有一角钱,还可以在充满汗臭和消毒药水气味的小客栈里睡他一宿;如果身无分文,就在街上捡些报纸当做铺盖,到中央公园、地下铁道站口,或垃圾焚化场去过夜了。冬夜苦寒,焚化场的余温吸引成百成千人到那里去,睡在大堆大堆的垃圾上。

2. J.P.Morgan曾经说过的话,摘录一下:

金融巨头们……依然鼠目寸光,盛气凌人,脱离实际。他们在《文摘》杂志里读到的文章,无非盛赞大萧条带来的好处,例如说:“现在人们做生意比以前客气了,在家里也往往比以前讲道理了,尤其是那些没头脑的女人家。她们过去不知好歹,不关心丈夫,不料理家务,现在都服服帖帖,小心谨慎了。”一位共和党的新泽西州州长候选人给选民们带来了好消息:“繁荣太过分,就会败坏人民的道德品质的。”据报道,有人建议杜邦家族的某成员出钱举办星期天下午的广播节目,他拒绝了,因为他认为“星期天下午三点钟人人都在打马球,没工夫听。”J·P·摩根说:“如果消灭了有闲阶级,那就是消灭文明。我所说的有闲阶级是指雇得起一个佣人的家庭,这种家庭全国有2500万或3000万个。”人们告诉他,据人口调查,全国家庭佣人总数还不到200万,他似乎感到吃惊。

3.  很多人把美国现在的衰退同大萧条做比较,自然就寄希望于Obama成为另一个FDR,连他刚上任CNN等一批媒体都要煞有介事的推出“头一个100天”这种专题,来跟FDR头一个一百天搞的新政(New Deal)相对应,有趣的是,FDR参选的时候,并不完全像今天的Obama一样受到一致的推崇;不过论到风度和领袖气质,大概倒是他们两个人最相像的地方:

罗斯福竞选总统……竞选运动进行得并不顺利。他自竞选州长大获全胜以来,在民主党内一直领先,但是到党代表大会快要开幕的时候,却突然失去了优势……在某些论客看来,罗斯福出来竞选总统,本来就没有什么值得恭维之处。右派的伯纳德·巴鲁克说罗斯福“软弱无力”;泽西城的民主党头子弗兰克·黑格预言罗斯福在11月的大选中,“不可能获胜”;支持艾尔·史密斯的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报系各报说:“在富兰克林·罗斯福身上,我们看到了另一个胡佛。”……《新共和》周刊说他“绝非有高超见解和过人毅力的人”。《民族》周刊的编辑奥斯瓦德·加里森·维拉德在5月11日给罗斯福的一封公开信中写道:“美国人向来相信,非常时期会有领袖出现,使美国制度维持下去的,可是你却使我们感到失望……TRB在《新共和》周刊上写道:“罗斯福在竞选运动中所采取的是骑墙政策。”《时代》周刊也说:罗斯福“在竞选运动中的形象,是一个精力充沛,心地善良,出身名门,但是缺乏大胆改革的信心的人。”这却没有看错。罗斯福只是在9月23日向旧金山联邦俱乐部作过一次真正有激进意味的演说,后来就再也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当时他的思想主要还是保守的,他主张维持金本位制,平衡预算,让企业界自由竞争……他的演说有不少自相矛盾的地方,有好些话似乎只反映出一种肤浅的乐观主义。他在匹兹堡市所作的演说更是十分错误……但是,就听众来说,罗斯福在关税和动力工业问题上采取什么立场,还不如他的风度那么值得注意。他们看到的是一位仪表堂堂的好领袖:狮子般的头昂起来,目光炯炯,烟嘴朝天翘起,海军大氅披在宽大的肩膀上,何等潇洒大方。他的风度极其热情、亲切、尊严;他总是微笑着,开口就是“我的朋友们”。他的演讲虽然没有充分阐明政府的政策,可是话说得很精彩。报刊的编辑们读到罗斯福这样的话,“在我国,惟一真正值得宝贵的,是自然资源和人民大众,”免不了要嘀咕一声。可是参加投票的人民却觉得罗斯福显然是满怀诚意的,因而深受感动。

4. 我觉得下面这段最能体现曼彻斯特的文风:

70年代的各种用具、轻巧装置和物质享受,多数还很少见。那时还没有电动割草机、家用空气调节装置和自动洗碟机;没有干衣机、电热毯、定时自动开关收音机;没有保温玻璃窗、尼龙丝袜、易洗易干的衣服和冷藏食品;没有自动咖啡锅、配干电池的电动剃刀;没有过滤嘴香烟、电动牙刷、乙烯基塑料地板;没有圆珠笔、电动打字机、口述录音机、静电印刷复制机;没有泡沫塑料、高保真度立体声收音机、黏性胶带;没有家用电冰箱、盒式录音机、彩色的或瞬间印出的胶卷;没有玻璃纤维钓竿、垃圾处理装置、磁带录音机;没有扫雪机、电动手术刀;没有家用吹发暖风筒,没有电动罐头刀,没有公共场所的音乐播送装置。尽管吉尔伯特· 塞尔德斯在《哈泼斯》杂志上曾预言过:“不久我们大概就会有简便廉价的机械装置(目前正在不断改进中),把广播中心台发射的电影放映在家用收音机旁边的小银幕上了。”可是那时还没有电视机,连黑白电视机也没有。但是虽然没有这些,中产阶级居然也度过了大萧条时期的整个30年代。简直像拓荒者的生活!

5. 说道处理金融危机的办法,倒是没有什么民主可言,当然这并不影响FDR同华盛顿和林肯一起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真正精彩的一幕是如何对那些囤积户施加压力,使他们不得不把紧 紧攒在手心里的黄金和货币放出来。原先此辈不到一周工夫,就已把全国15%的货币藏了起来。国会尽管横下狠心,也无法定出法律,对于那些事先囤积货币的人追加惩罚。于是,政府便改而乞灵于宣传的办法。3月 8日星期三,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凡2月1日以后向银行提取过黄金,而到下星期一为限还不退回储存的,银行便公布他们的姓名。这一宣告刚在报纸登出,各家银行的电话交换台就忙得不可开交。银行对来电话的人,如果有黄金要送回储存,银行就为他们开门办理,还不让记者知道。几小时之内,只见多少床垫为之撕裂,多少铁罐因之出土,多少秘 藏宝盒得以重睹天日。各地银行都说门前又排起长龙来了,仿佛上周争先提款的情景一般,不同的是,这回男男女女都带上满载黄金和货币的 旅行包、手提箱就是了。看到这种情况,联邦储备委员会大受鼓舞,于是星期五又宣布扩大涉及范围,要各银行上报过去两年内提过存款的人 名。网拉得更开了,鱼也更大了。到星期六晚间为止,各州联邦储备银行已经回收了共计3亿元的黄金和黄金兑换券。以此为储备,又可以发行7.5亿元的新钞票了……最初,他打算先让国会通过伍丁那个“挽救银行”的法令,随后就打发议员们回家 休息,由他运用总统大权来办事。要是这样做,举国上下本来也会一致支持的。保守派的《波士顿纪事晚报》就发表过社论说:“目前应由总统独揽大权。这样做势必引起史无前例的复杂问题,但是人民思变之心太切,就是任凭总统一人独断专行,他们也心甘情愿。”参议员布顿· 惠勒说,为了罗斯福总统,国会议员们“就是像马戏团的动物那样跳火圈,也干”。至于美国选民们,据查尔斯·米切尔森说,即便有人说罗斯 福“长着一副透视眼”,他们也会信以为真的。约翰·根室后来也说:罗斯福当时如果想搞独裁,易如反掌。“我们往往忘记,罗斯福初任总统的百日之中,国会自觉自愿授予总统的权力,是何等庞大,何等空前,何等的凌驾一切的啊!就是德国国会给希特勒的权力,也不过如此。 ”

6. 另一个值得称道的地方是,曼彻斯特大多数时候都并不会因为一件事情的成功而集中于正面性的报道,反而力图把当时的情况描述的周全,一方面让读者知道成功并非如别人(往往是国家机器)宣传的那样天经地义,一方面也更显示了这些成功的来之不易。一个例子便是诺曼底登陆:

历史事件发生既久,人们就会认为这种发展似乎是势所必然的。我们回忆欧洲登陆时,总以为在法国的德军已是穷途末路——艾森豪威尔大军云集,供应源源不绝,海峡上又有英美庞大舰队掩护,空军机群在上空盘旋,这场圣战早已稳操胜券了。甚至了解当时情况的人事后也免不了这种怪诞想法;蒙哥马利后来写道:“ 这场战役完全是按照进攻前各项部署进行的。”实际上并非如此。人们说了很多天气恶劣的话,说是如何影响登陆作战。其实这倒是天赐之便。正是因为天气坏,所以战斗打响时,主要的德军将领都不在司令部里。希特勒最有才干的元帅隆美尔那天休假,去乌尔姆庆祝他妻子的诞辰。本来德军有十个高度机动的装甲师,可以把入侵的军队赶下英吉利海峡,但登陆那天,只有一个装甲师投入战斗。虽只是一个师,它也在卡昂冲破了英军战线,一直推进到海边。当然这股力量太小,要是十个装甲师中有三个投入诺曼底战役,“盟军的立足点来不及连成一片,巩固下来,就会被赶下海去。”这是英国著名军事战略家利德尔·哈特在他书里说的。如果隆美尔不是对妻子这样一往情深,他本来会留在法国,盟军也可能被消灭掉。当然,这位元帅也得先向希特勒电话请示,但元首本来就主张对越过海峡来攻的部队,应该拒之于海岸之外;而且他认为:这就使罗斯福不能重新当选,于是罗斯福就算“幸运”,也“会在什么牢狱里了却此生”。说来奇怪,希特勒从一开始就直觉地认为,登陆地点是在诺曼底。但后来他却听信他左右亲信的意见,改变了看法。“加来市,”他说,“那里才是主力登陆的地方,诺曼底不过是佯攻目标而已。”这一来,艾森豪威尔可说是交了最好的运道。本来他部队面临的任务已够艰巨。前此一年来,德国人沿着海岸线布下水雷,把防御坦克的钢筋三脚支架桩在地里,筑起了六英尺厚的混凝土碉堡群,加固水泥隧道,使各式各样的军事屏障联结交织起来,形成天然的防御工事。他们驱使各受奴役的苦工,来完成这些防御工程。英军在朱诺海滩和剑滩登陆,从一开始就能按预定进程进行。可是,美军进攻奥马哈滩与犹他滩,则是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才得手的。接着,战士们向内地挺进,碰上诺曼底到处纵横的灌木树篱,这对顽固据守的一方原是非常有利的。

7. 在二战结束之后,是一届又一届的总统竞选,黑人和妇女民权运动,跟朝鲜、古巴、越南和两个社会主义老大哥的纷争、嬉皮士和雅皮士的表演、性观念的转变、迷你裙的流行,总之好像从来不缺乏可写的材料。在书的最后,曼彻斯特说了这段几乎可以直接拿去给Obama当竞选宣传的话:

或许这正是亨利·亚当斯在本世纪初所写的一段话的意思,他认为20世纪的美国人要经受的考验,将是他们的适应能力。变化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美国是世界上惟一的一个国家,为变化本身而崇拜变化,把变化和进步看做是同一回事。林登·约翰逊在1965年曾说:“我们需要变化。我们需要进步。这是我们的目标。”

最后留个链接给想看这本书的人:光荣与梦想

 

P.S.

豆瓣上对这本书的介绍很有意思,应该是二三十年前某个老译本的前言,用词和立意都很有那个时代的风格,比如“历届政府中统治集团的内讧和两党的勾心斗角”、“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登上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宝座”、“经过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一系列重大变故而急剧衰落”、“离心离德、精神空虚、浮游无根”等等。还蛮值得读读的。

分类:分享控

欢迎来南京

2009年02月2日 9 条评论

http://www.estvideo.com/dew/media/dewplayer.swf?son=http://224.cachefile8.rayfile.com/80f9/zh-cn/preview/171c8ac1ac119fab1685d7c06a5caa8e/preview.mp3&autoplay=yes&loop=yes

今天在校内上看到有人推荐的歌,作为南京宣传片的主题歌不错。

这个D-EVIL乐团就是原先唱喝混沌和挤公交的哈,算南京(唯一)知名Rap团。

之前看《桃花运》里面梅婷一口南京话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是不是不光南京人,任何一个哪怕第一次听到南京话的人,也都会觉得南京话很土呢?

分类:分享控

ZT 三里河的疯狂

2008年11月18日 3 条评论

By [ 黄一琨 ]  (思维的乐趣)2008-11-18 16:39:08

http://www.mindmeters.com/showlog.asp?log_id=8502

 

北京市西城区一个叫三里河的地方,现在是中国经济的心脏。那里是国家发改委大院的所在地。

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两年内以4万亿元投资刺激经济的方案,其中今年底前向各地新增1000亿元投资项目,发改委的官员说,这1000亿元不仅仅是拨付下去,而且是在50天的时间里要花掉。

据说三里河的宾馆、酒店全部爆满,连深居于居民楼小区的如家快捷酒店也门庭若市,来晚的人只能遗憾地被告知,100多个客房已经全部住满。甚至据说周围胡同的地下室也住满了来客,都是各省市来跑项目的。

不仅酒店、餐饮生意火爆,三里河一带各个复印店的机器也在不停地疯转,将各省官员带来的准备上报国家发改委的项目报告书复印或装订成册,有的报告书被复印装订了10多套,垒起来有一个书柜格那么高。

这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的一幕,最早在三里河发现这场景的媒体朋友告诉我,除了胡同的地下室里究竟住了多少跑项目的人还有待继续调查,其余都是亲眼所见。他笑说,酒店的商务中心里,随便在地上捡张纸,也许上面就有一个有利可图的大项目。

三里河的故事其实并不新鲜,“跑部钱进”成为人所共知的俚语已经有十几年,只不过在这个冬天,争夺项目的工作到了争分夺秒的地步,比如合肥市政府网站的一个新闻标题就是:“市农委进京跑部动作快、准备足、工作实”。2008年的种种类似的故事无非是一再提醒我们,中国经济的资源配置者是谁,还有所谓的市场化改革共识是多么容易被遗忘。

一位经济学博士这几天连续发表文章呼吁说,“四万亿投资计划的本质是在内需难振,出口受困的情况下,重新祭起政府投资的大旗,这是各届政府刺激经济的必杀技,政府重新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体。从改革的路径而言,更希望这只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道,并不构成对中国30年改革共识的颠覆。”这样的话语无疑是很必要的警醒,但是在现实面前无力地像片寒冬里的落叶。

比起学者,实践者更有体察,也更无奈。一位银行业的朋友告诉我,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出台之后,他们的银行已经在为明后年贷款出现呆帐、坏账做好准备。因为按照今年四季度的投资安排来看,中央投资与地方和社会投资资金的比例是1比3,这个比例和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央投资与地方和社会投资的比例大体一致。众多地方政府的项目争取不到中央政府的资金,主要就是靠银行贷款,而银行对这些蜂拥而至又难以拒绝的政府项目,自然是心知肚明。

2008年的三里河故事,未来一定会有很多有趣的、有益的记录和分析。不过如果我们稍微翻阅历史就知道,2008年的这场经济萧条的内在逻辑和10年前多么类似:高速的经济成长,诱发通货膨胀,政府采取十二道金牌式的行政调控手段,导致经济迅速转冷,民营企业大量死亡。

2006年的时候,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处于“半成品”阶段,总体上已更为接近撒切尔式的自由市场体制。但是中国的国有企业只占中国经济总量的28%,却获得了将近一半的银行贷款。电信、航空、能源、传媒、钢铁和汽车行业仍然处于政府强有力的控制之下。政府高度介入经济的结果是,在过去25年以来,排除亚洲金融危机全面爆发那一年(1998年),中国是亚洲各经济体中经济波动最大的。

我们现在手中拥有的,依然是那个半成品。而从2007年开始,经济大起大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之间只有一纸之隔表现得更加充分。因此历史给与我们的答案就是,政府再次为市场兜底,市场继续形成一种依赖的预期和“寻租”的动机,扩大内需造成了表面繁荣和宽松的经济环境,使得经济转轨过程中形形色色、真真假假的“市场经济”都各显神通。这一幕已经在热闹的三里河拉开了大幕,接下来的故事难道还会在我们的意料之外吗?

还是在2006年,吴敬琏先生出版了《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一书,在讨论如何解决中国经济的痼疾时专门有一章节,:“限制政府权力,建设有限政府 ”。我的朋友吴晓波当时评述说,这是一个观念,而非战略。同时,它本身就充满了矛盾:要让一个掌控无限权力的机构,主动放弃权力和利益,就好比让一个商人在他盛年之时散尽家财一般,可得乎?

确实如此,汗牛充栋的,关于中国经济应该扩大消费的贡献率,真正启动内需,减少经济大起大落,真正让市场配置资源的分析和言论,在我看来只是无力的呐喊,已经完全淹没在三里河的喧嚣之中。

分类:分享控

阅读的乐趣(一)

2008年11月17日 2 条评论

"At 10:00 A.M. that day in London, Alexander telephoned. He, of course, was in New York, where it was 5:00 A.M…He wanted to know why the dollar was plunging…I told Alexander that several Arabs had sold massive holdings of gold, for which they received dollars. They were selling those dollars for marks and thereby driving the dollar lower. I spent much of my working life inventing logical lies like this. Most of the time when markets move, no one has any idea why. A man who can tell a good story can make a good living as a broker. It was the job of people like me to make up reasons, to spin a plausible yarn. And it’s amazing what people will believe. Heavy selling out of the Middle East was an old standby. Since no one ever had any clue what the Arabs were doing with their money or why, no story involving Arabs could ever be refuted. So if you didn’t know why the dollar was falling, you shouted out something about Arabs Alexander, of course, had a keen sense of the value of my commentary. He just laughed."

– Michael Lewis, "Liar’s Poker"

 

"Alexander insisted at our farewell dinner that I was making a great move. The best decisions he has made in his life, he said, were completely unexpected, the ones that cut against convention. Then he went even farther. He said that every decision he has forced himself to make because it was unexpected has been a good one. It was refreshing to hear a case for unpredictability in this age of careful career planning. It would be nice if it were true."

– Michael Lewis, "Liar’s Poker"

 

"Lyndon Johnson signed the tax cut into law soon after Kennedy’s death…by 1965 the economy was thriving. Its annual growth rate was more than 6 percent, right in line with Walter Heller’s econometric forecast. The economists were jubilant. They thought they’d at last solved the riddle of forecasting, and they weren’t shy about congratulating themselves: ‘A new era for economic policy is at hand,’ the CEA’s Annual Report in January 1965 declared. ‘Tools of economic policy are becoming more refined, more effective, and increasingly freed from inhibitions imposed by traditions, misunderstanding, and doctrinaire polemics.’ It said that economic policymakers should no longer just respond passively to events but should ‘foresee and shape future developments.’ The stock market boomed, and at the end of the year Time magazine put John Maynard Keynes on the cover (even though he’d been dead since 1946), declaring, ‘We are all Keynesians now.‘"

– Alan Greenspan, "The Age of Turbulence"

 

"When he (Nixon) set forth his ideas, he did so in perfectly turned sentences and paragraphs…He could listen for five minutes on a subject he couldn’t possibly know much about—a breaking news event, for instance—then get out there and sound as knowledgeable as a professor. I would say that he and Bill Clinton were by far the smartest presidents I’ve worked with."

– Alan Greenspan, "The Age of Turbulence"

 

"After all the years I’d spent studying business economics, it was still hard to fathom how big some of these companies were. Mobil, which in 1977 had $26 billion in sales and ranked number five on the Fortune 500, was operating everywhere—in the North Sea, in the Middle East, in Australia, in Nigeria. I gave a toast at my first dinner with the other directors that included a joke only an economist could appreciate: ‘I feel right at home here. Mobil is on the same order of magnitude as the U.S. government—the number 0.1 on a financial statement means $100 million.’"

– Alan Greenspan, "The Age of Turbulence"

分类:分享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