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控 > ZT 三里河的疯狂

ZT 三里河的疯狂

2008年11月18日 留下评论 Go to comments

By [ 黄一琨 ]  (思维的乐趣)2008-11-18 16:39:08

http://www.mindmeters.com/showlog.asp?log_id=8502

 

北京市西城区一个叫三里河的地方,现在是中国经济的心脏。那里是国家发改委大院的所在地。

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两年内以4万亿元投资刺激经济的方案,其中今年底前向各地新增1000亿元投资项目,发改委的官员说,这1000亿元不仅仅是拨付下去,而且是在50天的时间里要花掉。

据说三里河的宾馆、酒店全部爆满,连深居于居民楼小区的如家快捷酒店也门庭若市,来晚的人只能遗憾地被告知,100多个客房已经全部住满。甚至据说周围胡同的地下室也住满了来客,都是各省市来跑项目的。

不仅酒店、餐饮生意火爆,三里河一带各个复印店的机器也在不停地疯转,将各省官员带来的准备上报国家发改委的项目报告书复印或装订成册,有的报告书被复印装订了10多套,垒起来有一个书柜格那么高。

这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的一幕,最早在三里河发现这场景的媒体朋友告诉我,除了胡同的地下室里究竟住了多少跑项目的人还有待继续调查,其余都是亲眼所见。他笑说,酒店的商务中心里,随便在地上捡张纸,也许上面就有一个有利可图的大项目。

三里河的故事其实并不新鲜,“跑部钱进”成为人所共知的俚语已经有十几年,只不过在这个冬天,争夺项目的工作到了争分夺秒的地步,比如合肥市政府网站的一个新闻标题就是:“市农委进京跑部动作快、准备足、工作实”。2008年的种种类似的故事无非是一再提醒我们,中国经济的资源配置者是谁,还有所谓的市场化改革共识是多么容易被遗忘。

一位经济学博士这几天连续发表文章呼吁说,“四万亿投资计划的本质是在内需难振,出口受困的情况下,重新祭起政府投资的大旗,这是各届政府刺激经济的必杀技,政府重新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体。从改革的路径而言,更希望这只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道,并不构成对中国30年改革共识的颠覆。”这样的话语无疑是很必要的警醒,但是在现实面前无力地像片寒冬里的落叶。

比起学者,实践者更有体察,也更无奈。一位银行业的朋友告诉我,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出台之后,他们的银行已经在为明后年贷款出现呆帐、坏账做好准备。因为按照今年四季度的投资安排来看,中央投资与地方和社会投资资金的比例是1比3,这个比例和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央投资与地方和社会投资的比例大体一致。众多地方政府的项目争取不到中央政府的资金,主要就是靠银行贷款,而银行对这些蜂拥而至又难以拒绝的政府项目,自然是心知肚明。

2008年的三里河故事,未来一定会有很多有趣的、有益的记录和分析。不过如果我们稍微翻阅历史就知道,2008年的这场经济萧条的内在逻辑和10年前多么类似:高速的经济成长,诱发通货膨胀,政府采取十二道金牌式的行政调控手段,导致经济迅速转冷,民营企业大量死亡。

2006年的时候,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处于“半成品”阶段,总体上已更为接近撒切尔式的自由市场体制。但是中国的国有企业只占中国经济总量的28%,却获得了将近一半的银行贷款。电信、航空、能源、传媒、钢铁和汽车行业仍然处于政府强有力的控制之下。政府高度介入经济的结果是,在过去25年以来,排除亚洲金融危机全面爆发那一年(1998年),中国是亚洲各经济体中经济波动最大的。

我们现在手中拥有的,依然是那个半成品。而从2007年开始,经济大起大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之间只有一纸之隔表现得更加充分。因此历史给与我们的答案就是,政府再次为市场兜底,市场继续形成一种依赖的预期和“寻租”的动机,扩大内需造成了表面繁荣和宽松的经济环境,使得经济转轨过程中形形色色、真真假假的“市场经济”都各显神通。这一幕已经在热闹的三里河拉开了大幕,接下来的故事难道还会在我们的意料之外吗?

还是在2006年,吴敬琏先生出版了《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一书,在讨论如何解决中国经济的痼疾时专门有一章节,:“限制政府权力,建设有限政府 ”。我的朋友吴晓波当时评述说,这是一个观念,而非战略。同时,它本身就充满了矛盾:要让一个掌控无限权力的机构,主动放弃权力和利益,就好比让一个商人在他盛年之时散尽家财一般,可得乎?

确实如此,汗牛充栋的,关于中国经济应该扩大消费的贡献率,真正启动内需,减少经济大起大落,真正让市场配置资源的分析和言论,在我看来只是无力的呐喊,已经完全淹没在三里河的喧嚣之中。

分类:分享控
  1. Qianrong
    2008年11月18日 1:11 下午

    好文!

  2. Whitedeep
    2008年11月18日 7:40 下午

    消费要怎么启动呢…
    越是经济危机大家越不舍得花钱,尤其在缺乏社会保障的中国.
    政府即使减税降息,大家多出来的钱也是存银行,买基金,支援股市楼市,总想着"钱生钱",花不出去啊~

  3. 小kiss
    2008年11月19日 12:42 上午

    人家自由经济的美国现在可在向咱们看齐呢银行们都被国有化了还一个个屁颠儿屁颠儿的,现在保险业汽车业甚至州政府市政府也挤破了头的想分到那$700bn的一份,现在Paulson的办公室估计和三里河也差不多, hoho

  1. No trackbacks yet.

留下评论